1894年香港鼠疫

大背景:

疫情时间线:

疫情死亡结果:

冲突:

1、许多华人不信任强调消毒和手术的西医

2、对卫生局人员的上门检查反感,且藏匿染病亲人,尤其政府出动军队和警察可以随意进屋搜查,有权移走和火化尸体,华人认为政府的政策极具侵扰性

3、华人对隔离区的医院治疗不信任,且出现各种谣言,诸如:政府会从本地学校挑选儿童送往海之家号隔离船,然后摘取他们的肝脏以或胆汁,因为胆汁是唯一能治疗疫症之物

4、当地华人有影响力的中医院东华医院的管理者抗拒政府的防疫措施,一方面助长了多数华人对西医的不信任,而且要求政府把隔离的患者交由他们使用中医治疗

5、在疫情最严重的太平山一带,土地被政府收回,约7000名居民被迁出,引起华人不满,且有谣言烧毁这一带房屋

值得注意的点:

1、在2月份广州大爆发阶段,每天仍然有从广州超过1万人到香港

2、代理香港总督就宣布了香港为鼠疫的疫埠,并颁布防疫条例,香港并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孤岛,到6月底,有超过8万人离港

3、有资料显示,香港的公卫委员会开始并不情愿用英文里的plague一词来指涉黑死病,但香港本地的两间报社及时的报道出

4、6月12日到达香港的日本细菌专家北里柴三郎(此人在1889年就培养出了破伤风菌,并研发出破伤风的抗生素)通过解剖病人尸体,立即从病人血液里检验出一种过去医学界不知道的杆菌,认为是黑死病的病原,在6月15日就将结果通过伦敦的医学期间柳叶刀(Lancet)发布;而来自法国的相对不知名的另外一个医师叶赫森,因为到6月15日才到,而且日本专家已经分离出病菌,所以来到香港后,并没有引起重视和受到接待,而是通过贿赂太平间的英军才得到患病尸体,从而解剖到一手资料,戏剧性的是,他观察到的细菌完全与北里柴三郎不同,至此两人还有了长达好多年的争论,但最终叶赫森发现的才是真正的鼠疫病菌,并将鼠疫菌的学名命为:叶赫森鼠疫疫种(Yersinia pestis

5、从疫情开始到整个5月和6月的发病高峰期的大多数时间里,医学上并没有发现出疫情的细菌和传统源,因此防疫的措施和在临时隔离点的治疗成效并不好

对香港社会的影响:

1、提高环境卫生及防止疫症应该是政府应有的职责,在英国统治下的香港,自1894年后这样的声音很响

2、扩大管制华人社区的卫生环境、限制屋宇必须符合统一的卫生条件,重建一些不合标准的建筑物

3、1903年颁布《医务卫生及建筑条例》

4、东华医院由医务部监管,并提供西医服务,并委任西医华人医生常驻该医院,医疗官员对中医大加斥责,指中医是经验主义和江湖骗术

5、欧籍人和一些华人精英要求更多学校教授英语

6、这次的鼠疫大流行也再次印证了欧籍人的成见——他们应尽量远离华人,愈远愈好

参考阅读:

1、一八九四年七月葉赫森、北里柴三郎公布黑死病病原

2、1894香港鼠疫WIKI

3、「洗太平地」— 1894 年香港鼠疫的教訓

4、香港简史─从殖民地至特别行政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