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我們談談吧」為何變吵架收場?《關鍵對話》閱讀筆記(上):對話的基礎在安全感

中譯本書名太恥,我就找張紙把它貼掉了。不然我不敢在外面看這本書。

Crucial Conversations: Tools for Talking When Stakes Are High》(有中譯本)。這本書是我在 survey 工作上需要的組織管理書籍時找到的書,讀完後覺得獲益良多,非常推薦。我在〈如何應對離間計〉這篇文章中,也曾經引用和推薦本書。

這篇文章是我在讀書會報告時使用的,將本書的論理邏輯,照我的方式重新整理過的綱要。我不建議用它代替這本書的實際閱讀。我猜想它主要用處會是:(1) 可以給對這主題有興趣的人快速概覽本書的內容,以決定是否要找來深讀。(2) 可以在讀完本書後,看我用不同於作者提供的方式,再重新架構一次這本書。

我將本書內容拆分為 9 個邏輯連貫的 sections。本篇 1~5 sections 有完整讀書會導讀時的錄影(約15分鐘)。

導言

這本書的作者團隊研究了許多公司怎麼開會、爭執,歸納出成功的討論事情的方法。它在談的是:為什麼原本可能可以達成共識的討論、「我們談談」(talks),會演變成雙方都不想要的吵架或衝突?又有哪些方法是我們可以採取的,用以避免這些溝通失敗?

這本書提供了許多具體的「工具」、技術,來避免對話失控,變成你死我活的鬥爭。

坊間類似議題的工具書,大多是像《論語》那種「大師」個人心得大雜燴。但本書比較不同,作者們是在歸納他們的研究案例後,提出對「討論」這件事的理想圖像,而他們所提出的工具都是基於這個理想圖像建立起來,論述方式相當有系統性。雖然本書中並無太多引經據典,但大致內容也沒有太違背我原本的社會學知識。

書中並提供大量不同情境的對話示例,只看摘要和方法論,有時很難領會其意,還是推薦大家看書。之所以會整理出這個摘要分享,是因為當初會找到這本書,也是因為其他人網路上的分享。我在 survey 專案管理方法的書籍時,在 Murphy 的書房 這個部落格看到格主做的本書摘要和心智圖,覺得書的內容似乎滿有道理,於是才找來細讀。感謝他的引介讓我有緣看到這本書。

另外一個分享原因是,我認為作者團隊所提出的這個整個理論模型相當有趣,值得推廣,我把他們的理論重構後用圖像表達(請見下文所附 section 1~5 導讀影片)。

希望這個社會上大部分的人都可以培養出好好討論事情的能力,這樣應該會減少非常多問題。

話說回來,我在懷抱這種願望時,多少有點良心不安,畢竟這有點像要人當「囚犯困境」賽局裡的好人:在其他人沒有學習、訓練的情況下,願意付出學習溝通方法,並且實踐協調大家合作的人,會變成自己是最累的那個人,需要體諒其他人、幫其他不會討論的人的安全感崩毀擦屁股,引導大家成功討論。

不過,就像賽局理論指出的,現實中的賽局不是只有單一回合。照道理來說,如果成功的溝通真的是有看得到的成果,大家還是會看得出是誰的付出、誰搭便車,由此我們可以選擇讓付出的人得到回報,不合作的人得到懲罰,讓不願意合作的人越來越少。(可參考《信任的演化》這個賽局遊戲裡的最佳策略)

或者,至少在像親密關係這種領域,大多數人比較不會去計較付出得失,那麼採用本書的溝通方法就很合適。我在看這本書之前,剛好讀完《道德浪女》這本書新的中譯本。如果把《道德浪女》看成是推廣「審議式親密關係」、「強調溝通之親密關係」的說帖和心法,那我覺得《關鍵對話》就是補上了在這種關係之中,審議和溝通實際上該怎麼做的手冊指南。

題外話是,我覺得示例中的性別角色,以及「討論」這件事涉及的性別議題很值得再延伸,但這方面我也沒太多知識,再看是否有其他本書讀者願意談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