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代桌上電腦硬碟介紹 - 固態硬碟(SSD) - 進階

思考不要固態,要會轉(?)

本文概要


空間大小

這不是上一篇就寫過了,不是騙字數吧,又不是逐字計稿費

SSD放的東西通常與傳統硬碟的不同
因為讀取速度較快
通常有:


讀寫速度

真的不是騙字數

雖然讀寫速度是比傳統硬碟快,但是也要比較不同型號的效能啊(其實還有價錢
尤其是某些技術(又)會令寫入速度變慢,(又)下面詳談


故障率

抄自己文章結構不可恥

又是去看BackBlaze報告
https://www.backblaze.com/blog/ssd-drive-stats-mid-2022-review/
不過注意資料較少

另外某些型號、生產批次有時會有特別高故障率
這點除了多看評測/收集消息外不清楚怎麼有效地認識


SATA vs M.2

這是傳統硬碟沒有的內容(煩惱
SATA是較舊的介面(傳輸協定是AHCI),傳輸速度較慢但仍很常用
吃那種介面的SSD通常較大(2.5吋),要額外插電線和資料線的
M.2是較新的介面,通常M.2的SSD體型較小
大部分使用傳輸較快的NVMe傳輸協定(雖也可用較慢的SATA但沒人買吧)
不過需要主機版上有M.2插槽,通常數量比SATA插槽還有限
詳細的還是交給影片~

https://youtu.be/kx0ynC8Thlw
M.2 NVMe SSD Explained - M.2 vs SSD

SLC vs MLC vs TLC vs QLC

這是甚麼咒語

SSD由快閃記憶體組成,最小的單位是一個Cell
一個Cell可儲存多少個位元(0/1)就是上面那堆咒語的分別
SLC = 1位元、MLC = 2、TLC = 3、QLC = 4
愈多容量愈大,但寫入次數會變多 = 壽命較短(不算很短但還是要注意
另外一個Cell可儲存愈多位元,寫入愈慢
所以廠商又是用緩衝,又是不能持久
其他較複雜看影片:

What is NAND Flash? MLC vs. TLC, 3D NAND, & More

購買時機

這點倒是真的跟傳統硬碟一樣
不過多了寫入量上限
雖正常人應該用3-5年多數沒問題,但是超過5年的還是準備換掉較好
要是用SSD來放BitTorrent下載的檔案的瘋狂人士應該不用我提醒吧


結尾

這篇文比上一篇傳統硬碟的還寫得快,結構差不多,內容也差不多
不過選購要注意的地方可能比傳統硬碟還要多

能吃的固態硬碟